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凯发k8

新闻中心

珠海特区报:拓普智能张宁安认为,持续增长的前提是持续创新企业做强比做大重要

          珠海特区报:拓普智能张宁安认为,持续增长的前提是持续创新企业做强比做大重要

□本报记者 廖明山
      
   位于前山工业园的拓普科技园并不算太大,占地一万平方米,但来访者往往会被其中一个数百平方米的豪华展示厅所震撼。展示厅中央,一个由发电厂、变电站、煤矿、非煤矿山、输电线路等模型组成的模拟沙盘里,闪烁的黄灯覆盖系统的每一处重要节点。黄灯闪烁的地方就是拓普的产品,是提高自动化程度和保障安全的重要设备。
   1990年,英气勃发的湖南安化小伙张宁安怀揣梦想扎根珠海,此后一直执着专注于工业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如今,其创办并执掌的珠海拓普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已持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
   “企业做强比做大重要,健康比规模重要。”拓普智能董事长张宁安告诉记者。自创办18年来,拓普智能多次陷入低潮甚至面临危机,但张宁安始终坚信“保持持续增长的前提是保持持续创新”,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精神,拓普智能一次次捱过低潮并化危为机。
   “拓普因技术创新而诞生,因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而存活发展。”
   1990年,重庆大学生物医学仪器及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张宁安怀揣梦想南下。这个19岁时便从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的“神童”,憧憬着在珠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冲锋陷阵。
   但当时并非一个好时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改革开放遭遇困扰,珠三角面临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当张宁安兴冲冲地拿着资料到珠海裕华聚脂切片厂报到时,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很诧异:“最近好多大学生都走了,你还来珠海干啥?”
   但张宁安已坚信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仅仅一年多后,邓小平南巡的讲话犹如春风一夜吹绿祖国大地,珠三角再度成为全中国最热的土地。
   “邓小平南巡,对我们这一批人的触动非常大。”张宁安感慨地说。1995年11月,张宁安创办起珠海市东区拓普智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凭着自己的专业技术背景,张宁安瞄准了工业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
   当时,国内的测控保护产品都是基于直流采样技术的集中式产品,但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推出基于交流采样技术的分布式产品。张宁安敏锐地察觉到,交流采样和分布式才是测控保护产品未来的方向和主流,因此,他决定将全部研发力量集中于此。
   1996年,拓普智能推出的基于交流采样技术的分布式测控产品通过了电力工业部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一年后,国家有关部门才颁布对该类产品的行业标准。但当时,拓普虽然拥有了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但其注册资本仅60万元,做完前期研发后已所剩无几。面对有领先的产品技术但没有资金、没有营销服务网络的困局,拓普果断地采取了“借船出海”的策略。
   “暂时放弃终端市场,全力专注二级市场,以产品配套、odm(拓普产品在销售时采用合作方品牌)等方式与国内外同行广泛合作。”张宁安说,这种以牺牲部分利润和自有品牌为代价但能快速回笼资金的营销模式使拓普在资金枯竭的背景下顺利度过了婴幼儿期。
   此后,以二级市场为依托,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借助当时国家进行电网改造的东风,拓普开始进军终端市场,产品业务迅速进入了甘肃、天津、湖南、江西等地的电网市场。
   “拓普就是因技术创新而诞生,因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而存活发展的。”回溯当年草创艰辛,张宁安感慨地说。
   “企业应学会逆向操作”
   经过刚开始几年的顺风顺水后,张宁安加快了拓普智能资本运作的步伐,憧憬着拓普智能尽快羽翼丰满,一飞冲天。但没想到的是,前方暗流正汹涌而来。
   2001年,在拓普智能投入大量前期资金后,其和粤华电的增资扩股合作最终夭折。紧接着,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导致当时拓普主要客户(电力系统)的业务暂时停滞,更是给拓普智能带来巨大打击。双重压力之下,拓普陷入了业务大幅萎缩、现金几乎枯竭的困境,又一次面临生死考验。
   “万般无奈之下,拓普只能壮士断腕,将人员和办公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二。”说到这里,这个中年汉子颇为动容。也正是在那时的狂风巨浪中,张宁安告诉自己:“等待时机!电力体制改革完成后定会出现新的市场机遇。”
  果然,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完成后,新组建的五大电力集团开始大力发展大型火力发电业务,拓普敏锐地抓住这一难得的市场机遇,针对大型火电厂建设的需求研制出“厂用电监控保护产品”并迅速推向市场。目前,该产品已覆盖国内三分之一的大型火电机组。
   “企业做强比做大重要,健康比规模重要。”张宁安感慨道。2008年,在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张宁安的这句话得到了应验。
   “2007年,我头脑很清醒,经济已经明显过热了。”张宁安说,当时,当大多数企业都急着铺摊子的时候,拓普却忙于增资扩股,控制规模,并且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了首批增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危机。
   风暴来得如此之快!金融危机席卷而过,珠海众多企业一片风声鹤唳。但同样是在这一年,拓普智能却从容淡定,在前山工业园建起占地近万平方米的科技园。“金融危机让那时的建设成本非常低,我们建设科技园至少节省了上千万元。”说到此,张宁安不无得意。
   与此同时,在许多企业为求自保而不得不进行收缩时,拓普反而大举进军新的领域:全面开展矿山安全生产监控业务,不仅出人意料地化危为机,同时为长期持续增长夯实了基础。“企业有时应该学会逆向操作。”闯过大风大浪的张宁安笑着说。
   “保持持续增长的前提是保持持续创新。”
   尽管珠海是拓普智能的大本营,但近几年来,张宁安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北京,忙于在相关审批部门和投资机构间奔走。“拓普一定要迈进资本市场,我们不放弃上市,也不排除其他增资方式。”
   让记者意外的是,张宁安主动讲起了拓普2011年冲击创业板上市的败走麦城。彼时,中国创业板正式开通已两年,张宁安渴望拓普智能尽快上市发展壮大。但公司ipo申请在创业板发审委最后一轮审核中的投票表决时却未获通过。
   “现在想来,当时过了是侥幸,不过才是应该的,内功的确练得还不够。”几年后坐在记者面前回忆起该次惨败,张宁安竟谈笑风生。“那时候我们完全没有经验,准备不充分,甚至整个公司里找不到一个懂资本市场的人。”
   那次失败,让张宁安认真审视拓普的资本市场之路。“资本只会为规范可持续增长的企业买单。”近年来,拓普智能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修炼内功,以矿山安全生产监控和电力自动化为业务重点,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如今,拓普智能已有十几万台设备在各种现场运行,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及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公司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1年和2012年珠海市最具成长性软件企业”等众多荣誉。
   “保持持续增长的前提是保持持续创新。”张宁安自信满满地说。未来,拓普智能将继续坚持产品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公司将由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和专业分包商渐次升级,争取早日成为工业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的一流企业。